≡Tapanava chinensis Raf. Fl. Tellur. 4 :14. 1838.
攀援木质藤本。植物体小至很大,长可达10m,以气生根攀援。茎四棱柱形或圆柱形,粗0. 5-1cm,节间长1-4cm,节上生一束气生根,多分枝,分枝下部生1枚鳞片状叶。叶柄有宽翅,连翅为倒卵状长圆形、狭长圆形或狭三角形,长1-4cm,宽0. 5-1. 2cm,每边翅上有2-4条平行脉;叶片卵形、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3-20cm,宽1. 5-10cm,两面无毛,下面灰绿色,上面绿色,基部渐狭或圆钝,边缘全缘,先端渐尖或骤尖,具短尖,侧脉4对,最下方1对自基部生出,其余3对自中脉中部以下生出,弧形上升。花序腋生;花序梗长1-2cm,基部具苞片4-5枚;苞片卵形,长约5mm,宽2. 5-3mm,上部略扩大,具多数纵脉;佛焰苞花期反折,卵形,长8-9mm,展开后宽0. 9-1cm,绿色,先端急尖;肉穗花序有3-5mm长的梗,椭圆体形至近球形,长7-8mm,宽6-7mm,淡绿色,后变为淡黄色,具多数花;花的直径1-2mm。浆果卵球形或椭圆体形,长1-1. 7cm,宽0. 8-1. 4cm,黄绿色,成熟后变为鲜红色。花期:花、果期:全年。。
产地:七娘山 (张寿洲等1652) 、马峦山 (李勇等009677) 、梧桐山 (深圳植物志采集队013482) ,深圳各地常见。生于林下阴湿处,常附着于树干上或潮湿的岩石上,海拔50-700m。
分布: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四川、云南和西藏 (东南部) 。印度、不丹、尼泊尔、孟加拉国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、老挝和柬埔寨。